急診室的醫護人員不願再忍急診患者與家屬的暴力威脅,終於在日前聲請釋憲,拒絕對施暴者診療。當媒體和輿論將焦點置於戲劇化的暴力事件,或者醫療人員診療患者的倫理議題之際,我們實在有必要將問題再挖深一點:我們的急診室,究竟怎麼了?
急診室的暴力威脅不只是單純的治安事件,或者單純的醫院安全管理問題,醫療最前線的紛亂與不安,突顯的正是台灣醫療照護體系失靈的徵兆。台灣急診室的問題絕非一日之寒,急診醫護人員在不久前發起「搶救急診室」的臉書專頁,立即獲得了醫護界廣大的迴響與支持,引起衛生署對於急診醫療沉痾的重新重視。而這個由醫護人員在臉書串連引發的醫療政策倡議過程,還獲得全球重要的醫學期刊「刺胳針」(TheLancet)的關注。
到過台灣急診室的人都會發現,我們的急診室怎麼病人這麼多?不管輕症、重症、急症或緩症,無論是慢性病或者老症頭的患者,擠滿了台灣各大醫學中心的急診室,醫療人員除了需要作緊急醫療處置,也需要花費相當多的功夫處理慢性疾患的不適。這樣的情形除了擠壓了急重症患者的診療資源,也往往無法讓求診的患者獲得滿意的慢性疾患處置與安排。
在有限的醫療人力與設備配置底下,急診室的醫療人員成為第一線遭逢責難的對象。在病患人數擠滿了急診室之際,醫護人力在醫院高度的企業成本效益的管理考量下,並未獲得適切的調整與改善,醫療人員的勞動條件惡化的情形相當嚴重,過勞的狀況更是普遍。
當民眾的不適沒有獲得立即而滿意的處置,矛頭只能狹隘地瞄準醫療人員是否打瞌睡、有沒有偷懶。另一方面,在缺乏互信並且日趨惡化的醫病關係架構下,已經忙得如工蜂部隊的醫護人員,除了處理醫療專業難題和執行醫護技術之外,愈來愈多的時間則需和民眾斡旋於醫療不確定性當中,執行更多防衛性的醫療。
擠滿了患者的急診室,以及對急診室診療愈來愈高的不滿意度,絕對不是個別醫療人員有沒有認真工作,或者要求個別醫療人員提高效能與關懷所能改變的。醫療處理的是個別的疾患,在個別化的醫病互動中來進行醫療行為,因此不容易引領醫、病甚至醫療管理者去思考有關醫療體系的問題。
我們其實應該去注意的面向是,為什麼急診室這麼多患者?這些患者真的非得要到醫學中心的急診室才能處理?更進一步問,在急診室的處理真的最適合這些來求診的患者嗎?其實答案很清楚,很多到急診室求診的患者,實際上並不能在急診室獲得最適切的診療。
台灣的健康照護體系,看起來便宜又大碗,讓民眾可以自由的穿梭於各大醫學中心與基層診所,實際上是將民眾棄於一個沒有人來盡責看顧的照護支持當中,所以民眾一遇到醫療問題不知所措之際,只好衝到急診室來處理。看似自由方便,然而對整個照護體系來說,一點也沒有效率。
民眾需要的往往不見得是急重症的處置,而是一種對於健康照護問題的基本而安全的處置。這有賴更完善的基層家庭醫師體系,以及醫院和家庭醫師雙向轉診共同照護模式的建構,除了讓民眾有健康問題諮詢與初步評估的媒介,以及慢性疾患篩檢追蹤的管道,同時有必要透過家庭醫師網絡的運作,提升民眾自我照護的能力與健康知能的水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