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當初以為站在旁邊看,不會被蜜蜂螫,沒想到後來被蜜蜂螫得很慘,甚至還痛得直掉淚。」皮膚黝黑的大男孩謝豐安開懷地笑說,為了一圓爸爸年少時的夢想,找出台灣蜜蜂消失的秘密,謝豐安決定下鄉體驗養蜂人家的生活。
「以後我老了,我要回山上去養蜜蜂,過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這是謝豐安的爸爸最常跟他說的話。謝豐安的爸爸來自台東,做著粗工,每天過著單調的日子,很嚮往養蜂人家隨著花季,帶著蜜蜂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然而,一直都沒有機會圓夢。受到爸爸影響的謝豐安,因而決定下鄉跟隨蜂農,學習如何照料蜜蜂。
▲分享青年於會後合影留念,並異口同聲說,台灣讚!圖中為青輔會主委李允傑、左二為瑞士街舞達人Matthias Franziskus Durrer、左三為西班牙冒險騎士Enric Donate Sanchez、右二為香港藝術皮件愛好者黎智沖及右三台灣台東養蜂人逐水草而居謝豐安。
從小在都市長大的謝豐安,剛到鄉間生活時很難適應。整晚青蛙呱呱呱地叫,害他徹夜難眠又要早起,苦不堪言。蜂農大多從早上7點開始工作,因為越接近中午蜜蜂的攻擊性越強,所以多半在中午前完成。謝豐安笑說,要成為蜂農很不容易,為了防止蜜蜂叮咬,必須全副武裝,戴上頭套、手套,腳上穿著雨鞋,把自己包得密不通風,加上天氣酷熱,所以工作結束後,往往汗流浹背,十分辛勞。
台灣青年謝豐安分享旅程中所得的寶貴養蜂經歷,呼籲大家重視農藥使用過度所造成蜂群逐漸消失的危機。(圖文/黃士航)
謝豐安印象最深刻的是,蜂農和蜜峰之間的微妙關係。他說,只要蜂農一經過,蜜蜂便會發出不同的嗡嗡聲,好像在歡迎主人,如同主人和寵物的關係,顯現蜂農全心全意照顧蜜蜂,牠們都能感應到,讓他覺得十分有趣。「蜂農都戲稱採蜜的時候好像小偷。」謝豐安笑說。蜂農採蜜時為了防止蜜蜂攻擊,必須先用含有一氧化碳的煙,把蜜蜂燻得昏頭轉向,才不會被蜜蜂叮咬。體驗過程中,謝豐安不但學到採蜜技術,也了解蜂農盡心盡力照顧蜜蜂的生活,獲益良多。
兩年前,宜蘭發生蜜蜂群神祕消失的現象,為了找出蜜蜂消失的秘密,謝豐安下鄉體驗養蜂生活,發現原來因為濫用農藥導致蜜蜂死亡。謝豐安說,蜜蜂體質很特殊,只要吃到些微農藥便會致命,所以他呼籲政府輔導農民正確使用農藥、有機肥料,才能讓土地永續經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